您当前的位置:中国健康门户网新闻正文

​提升仁寿县医疗卫生综合服务能力的思考

放大字体  缩小字体 2020-09-17 17:27:38  阅读:310597

四川新闻网消息(刘建国)为提升仁寿县公共卫生服务能力,合理布局医疗机构,提升医疗机构经营服务能力,仁寿县卫生健康局通过座谈会、实地考察、学习研究等多种方式开展了调研,重在深度挖掘医疗发展存在的问题和瓶颈,思考医疗服务发展方向,推进健康仁寿高质量发展。

一、基本现状

全县共有公立医疗卫生机构66个,其中公立医疗机构59个(县级医疗机构4个,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个、乡镇卫生院51个);民营医疗机构24个、村卫生室503个。公立医疗卫生机构核定编制3029人,现有从业人员5066人(其中编内人员2923人、编外人员2143人),民营医疗机构及乡村医生从业人员2000余人;全县实际开放床位6849张。

二、工作成效

(一)高度重视,体系建设完善。近年来,县委、县政府高度重视仁寿县卫生服务能力建设,并将此项工作列入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,加强组织领导,认真抓好落实。出台了《健康仁寿2030规划纲要》、草拟了《仁寿县卫生健康事业十四五规划》等相关政策,加强政府部门协调,积极推进卫生机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,进一步完善综合防治机制,狠抓医疗机构提质增效,强化等级创建,增强医疗机构核心竞争力。全力推进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,2020年计划生育奖励扶助工作获得省卫健委“先进集体”表彰;县人民医院成功创建为国家“三级甲等”综合医院;全系统10余项工作,100余人次受到市级以上表彰奖励,树立了行业新品牌。不断推进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,各项工作推进顺利,成效明显。

一是实施资源扩增工程,改善就医条件。2016年至今,县政府多次召集研究卫生项目建设工作,全力协调解决项目推进中的难题。规划投资10.4医院实施县中医院、县妇幼保健院整体搬迁和县第二人民医院、汪洋乡镇卫生院扩建项目,目前4个卫生在建项目累计完成投资约7.5亿元,项目推进顺利。项目建成投用后,将进一步改善群众就医环境,提升群众就医体验感和幸福感、获得感。二是实施公卫保障工程,提升服务能力。狠抓重大传染病管理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,在县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急指挥部统一领导下,坚持科学部署、联防联控、精准救治,全县医务人员迅速响应、临危不惧、奋勇争先、攻坚克难,全力投入疫情抗击攻坚战,全面排查、全面防控、全力救治,全县疫情迅速得到有效控制,成功实现医务人员“零感染”、确诊病例“零死亡”。三是实施医改创新工程,探索有效路径。仁寿县立足实际、以点突破,整合禾加片区乡镇卫生院,成立禾加区域医疗中心,调集区域内人员、技术、设备、床位等所有医疗资源,为辖区群众提供服务。自2018年实施试点工作以来,禾加区域医疗中心诊疗量持续提升,群众就医满意度、获得感明显提升,对落实国家分级诊疗制度、把病人吸附在基层具有重大意义,创新举措获得省市卫健部门高度认可。

(二)加大投入,财政保障到位。一是常规投入逐年增加。2015年至2019年,县财政年均拨付卫生专项经费1400余万元。县疾控中心、县级公立医院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卫生经费纳入每年县财政预算,2019年分别预算2082.62万元、1891.97万元、10261.23万元,保障工作正常运转。二是应急投入及时到位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,县委、县政府主要领导多次调研,县政府调度会议随时研究解决应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,截止2020年3月16日(常态化防控以前),卫健系统共支出疫情防控资金4368.6418万元,经县政府批准,解决4002.0819万元,极大程度地缓解防控资金压力。三是补齐短板优先保障。县人民医院、县疾控中心装备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实验室,7家乡镇(中心)卫生院装备CT,新购置120救护车20台,实现各镇乡(街道)群众半小时内核酸检测、CT检查全覆盖,切实提高疫情防控“四早”能力。2020年8月,四川省扶贫基金会定向向仁寿县乡镇卫生院捐赠了240余台件医疗检验设备,市场价约1870万元,进一步改善了仁寿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条件,补齐检验短板,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。

(三)保障核心,服务能力提升。一是体系建设不断完善。2003年抗击“非典”后,仁寿县立足实际,稳步推进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,经过多年努力,基本形成了以疾控中心、县精保院、县妇幼保健院、县人民医院传染病区为重点、设施和功能相对齐全的县、乡、村三级公共卫生服务体系,各医疗卫生机构均设置公共卫生科,各行政村落实公卫第一站长负责制。县级组建了包含紧急医学救援、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、食物中毒、事故灾难处置以及应急综合管理在内的42人专家组,为处置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技术支撑,构建起统一指挥、分级负责、属地管理、协调联动、运转高效的卫生应急防控体系。二是救治能力不断提升。近年来,县人民医院创新机制,不断充实医院人才队伍,优化人才结构,硕士以上专业人员70人,特色优势学科得到进一步发展,技术服务能力大幅提升。2005年以来,成立发热门诊、结核门诊、肠道门诊、“一站式”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管理、烈性传染病隔离病房、呼吸及肠道病房为一体的感染科,心胸外科为市级重点专科建设项目。胸痛、卒中中心正式运行,介入工作稳步、有序推进,2020年2月创建为三级甲等综合医院。三是防控能力不断提升。2014年,县财政配套1100万元建成疾控中心公共卫生实验大楼。目前,疾控中心建筑面积8140平方米(其中:业务用房约4700平方米、实验室用房约2000平方米);专业技术人员109人,拥有仪器设备177台,规范建成艾滋病确认、血吸虫病网络诊断、结核病、病毒分离、分子生物学(PCR,即开展新冠肺炎核酸检测)、血清学、健康相关产品微生物、病原菌、理化等9个专业实验室,已开展检验检测项目125项,综合实力在全省县级疾控中心中名列前茅,能够一站式完成新冠肺炎采样、检测、报告工作,为全县科学防控疫情奠定坚实基础。四是基层“前哨”监测预警能力不断提升。疫情防控期间,全县三级卫生服务网络迅速响应,各单位成立5支防控工作小组,分工落实诊疗救治、感染防控、社区排查、消毒消杀等工作,各单位设置预检分诊点,全县开设发热哨点诊室75个,发热门诊6个,形成“基层医疗机构预检,发热门诊分诊、定点医院集中诊治”的分级防控体系,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与民警、村社干部、网格员组成专班,进小区、进家门,开展拉网式、地毯式滚动排查,不留死角,不漏一户。县乡村三级服务网络在疫情防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,守住了第一道防线,实现疫情防控与日常医疗服务“两手抓”。


健康排行

健康推荐